优惠论坛

标题: 成为多链世界的最大「卖水人」跨链赛道的下半场叙事如何继续?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色财经小编    时间: 2022-7-11 21:17

原文标题:《成为多链世界的最大「卖水人」,跨链赛道的下半场叙事如何继续?》

原文作者:加密世界爱好者 Frank

此前 Bankless 发布 2022 年加密行业预测,其创始人 Ryan Sean Adams 就认为 2022 年通过跨链桥的价值达数十亿美元,且跨链桥项目(例如 Hop、Connext、Across)将发行代币并且价值超过数十亿美元。

与此同时,6 月 22 日启动的 Arbitrum Odyssey 首周跨链桥活动中,由于用户跨链热情高涨,对应跨链 NFT 奖励在首周就铸造逾 5 万枚,这导致链上负载过高,Arbitrum 网络 Gas 费飙升,因此 Arbitrum 开发团队不得已暂停了 Odyssey 活动,计划于 Nitro 发布后恢复。

跨链桥的用户体量的潜力也可见一斑。不过加密世界本就没有统一的叙事,有人认为「没有桥,就没有加密世界的多元发展格局」,也有人认为「桥的出现,就是中心化和漏洞的开始」。

但至少在当下及可预见的未来,加密世界注定将是多链的格局,跨链就像桥梁一样打通彼此之间的联络,实现资产、数据、交易、通信等的联通,是加密世界多元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参与者。

一.「多链」的未来,离不开「跨链」

本质上讲,跨链的核心就是指跨链桥,桥是一种链与链连接的桥梁工具,它允许将代币、资产、甚至任意信息从一条链转移到另一条链,因为两条链可以有不同的协议、规则和治理模型,而桥提供了一种相互通信和兼容的方式来安全地在双方进行互操作。

总的来看,2021 年以来,得益于 BNB Chain(原 BNB Smart Chain)、Arbitrum 等 EVM 兼容的竞争公链和 Layer2 网络的崛起,带动了跨链板块的爆发式增长,跨链桥赛道作为市场刚需的重要性逐步显现。

其中除了 Optimism Bridge 等官方跨链桥项目,诸如 Celer Bridge、Hop Exchange、Degate Bridge 等也提供了丰富且多样化的跨链服务。

即便最近整个加密市场和 DeFi 赛道都因为二级市场的持续下行而受到冲击,跨链桥的整体规模也显示出了足够的增长韧性,甚至相对 DeFi 赛道在逆势扩张:

据 DeFi Llama 的数据统计,截止 2022 年 6 月 20 日,以太坊上 DeFi 生态的总锁仓量已经接近 700 亿美元。

与此同时,BNB Chain(原 Binance Smart Chain)、Solana、Avalanche、Arbitrum 等其它公链或 Layer2 方案也吸引了近 300 亿美元的资金,发展至今已形成不容小觑的规模。

而由 Defi Llama 跨链桥锁仓量统计显示,目前排名前八的跨链桥 TVL 之和约 100 亿美元,占 DeFi 总锁仓额的 50%。

要知道在此前 DeFi 总体规模在 1000 亿美元甚至 2000 亿美元级别时,跨链规模仅相当于其 10%-20%,这意味着在市场低迷之际跨链流动性的活跃度反而得以提高。

其中除了 WBTC 以 56 亿美元的过半占比一骑绝尘之外,刨除 hBTC 这样的单币种跨链桥及较单一的官方跨链桥,Multichain、Poly Network、cBridge、RenVM 等传统跨链产品在用户普及度和交易活跃度方面位居前列。

原因也很直接——对于大部分的非以太坊公链来说,链间资产的转移是最大的使用障碍,生态中相对弱势的公链在缺乏互操作性的情况下,很难争取到流动性,而没有流动性则意味着协议的废止,因此跨链版块的重要性伴随着市场规模体量的波动而日益凸显。

而明眼可见的是,原本聚集在以太坊上的流量一步步被瓜分,形成了一个个被割裂的价值孤岛,而这意味着未来随着公链数量和 Layer2 数量的增多,流动性的碎片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剧,跨链会继续成为一个刚需。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跨链」就是「多链」竞争的「卖水人」。

无论当下及后续的公链之战会迎来怎样的激烈竞争,也无论新公链们(包括 Arbitrum、ZkSync 等 Layer2)是否会有全新的叙事方式和估值空间,只要以太坊不是一家独大,只要「多链」的故事还会继续讲下去,「跨链」就会是永恒的旋律。

二. 跨链服务的精细化趋势

简言之,伴随着以太坊 L2 的进一步体量扩张,以及 Solana、Avalanche 等公链生态的自成体系,多链、多层市场格局下的跨链需求会持续保持市场刚需地位。

在此背景下,跨链的精细化产品服务就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向:

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在实际跨链操作中,面对各有千秋的桥,如何进行成本最小、体验最优的选择,无疑颇让人头疼;对开发者和项目方而言,在接入跨链服务赋能自身业务时,面对不同的协议,如何以较低成本接入、根据各异的需求享用定制化跨链服务,也会直接影响自身的产品吸引力;

作为传统的跨链概念龙头,Cosmos 和波卡(Polkadot)是提供了一套更专用的区块链跨链解决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跨链架构,让接入这套方案的区块链可以实现通讯。

但是很多区块链可能不会原生接入这套框架,所以 Cosmos 生态、波卡生态、以太坊和比特币网络之间就没法通过这套方案直接通讯,因为大家都是异构的区块链系统。

而就目前整个跨链领域来看,第三方桥是目前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细分领域,比如 Poly Network、Celer、Multichain、Hop Protocol 等。

数据截至 2022.6.30

从数据层面看,作为当下跨链协议龙头的 Multichain,无论是 TVL 还是历史总交易量,都是一骑绝尘。

而紧随其后的 cBridge 和 Poly Network 虽然在 TVL 上所差无几,但在用户数量、总交易量上 Poly Network 明显更胜一筹,而在所支持的链数量上略逊于 cBridge。

从具体跨链服务来看,各家跨链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除了个别龙头产品的品牌和黏性之外,绝大多数产品所提供的服务都大同小异,仅仅依靠一时的代币激励维护着短暂繁荣。

因此对于大多数跨链产品而言,如何实现针对用户的差异化竞争,提供更个性化的跨链服务,其实就是决定其能否活下去与强起来的关键。

在此我们以 Poly Network 为例,一窥目前跨链协议们如何通过日渐精细化的服务趋势来赢得下半场的竞争。

Poly Network 作为老牌跨链协议,提供了一套综合跨链解决方案,从功能上来说有一点像是 Cosmos Hub,可以连接多个区块链网络,但不同的是它不仅仅可以接入符合特定要求的区块链网络,而是希望能支持所有的区块链网络。

1. 支持异构的信息流跨链

Poly Network 是异构链跨链互操作协议,采用的是信息流跨链的方式:

通过在各个链上部署智能合约,由中继链负责传递链与链之间的信息并验证这些信息的合法性,然后再把这些信息传输到目标链上去,实现资产的跨链兑换,让资产在不同的应用生态之间可以更快地实现价值流动。

将跨链主体聚焦信息传递交互,以此实现联动乃至跨链扩容的效果,这也是跨链的发展趋势,可以快速扩展支持不同的异构链。

且 PolyNetwork 采用多点外部验证设计,集体「出错」的可能性更低,理论上会比单点验证更加靠谱。

2. 扩展至近 30 条链、跨链资产总量逾 162 亿美元

对于同一赛道的产品,历史先发优势与圈内口碑认证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作为 2020 年 8 月主网就已上线的老牌跨链产品,截至 2022 年 6 月 17 日,Poly Network 两年左右的时间已实现包含比特币、以太坊、BNB Chain、Neo、Arbitrum、Metis、Optimism 等在内的近 30 条主流异构区块链互通,跨链资产总量超过 162 亿,跨链地址数超过 36 万,总锁仓量(TVL)一度曾突破 10 亿美元。

而同样处于第一梯队的 Celer Network 的 cBridge 跨链资产总量则为 87 亿美元左右,跨链地址数约 18 万个,不过所支持的区块链网络为 33 个,略高于 Poly Network。

3. 经受市场的考验

与此同时,作为行业刚需的跨链赛道,其实在过去一年里正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安全质疑,成为了黑客事件的重灾区:

2022 年 2 月 2 日,Solana、Terra 等多链生态的跨链桥 Wormhole 被黑客攻击,12 万个 ETH(约 3.26 亿美元)被盗;3 月 29 日,NFT 游戏 Axie Infinity 侧链 Ronin Network 发现 3 月 23 日 Sky Mavis 的 Ronin 验证器节点和 Axie DAO 验证器节点遭到入侵,导致在两笔交易中被窃取了 17.36 万枚 ETH(价值逾 6 亿美元)和 2550 万 USDC;

而去年 8 月 11 日 Poly Network 主网也曾被黑客攻击,并最终得以妥善解决,用户资产未受损失,在面对突发风险时的鲁棒性得到了检验。

如今将满一年,Poly Network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www.tcelue.tv/)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