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莫晓康:隐私计算是区块链入场实体经济的门票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色财经小编    时间: 2022-9-15 01:17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数据研究院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实验室的莫晓康!

首先要感谢趣链科技的邀请,能够参加“共筑信任,链接未来”的线上峰会。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隐私计算:区块链入场实体经济的门票》。分享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区块链进入实体经济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二,介绍一下隐私计算这个技术,以及隐私计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讲一些具体应用的问题,还有国内外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前景。

问题篇: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的鸿沟

我们知道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一篇论文,《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现金系统》。然后在2009年比特币上线,正式宣告区块链技术的诞生。那么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商业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规模;2)多合作方;3)无人管理;4)有序运行;5)承载巨大真实经济价值。这里最重要特点在于无人管理,也就是说区块链创造了一种不需要人管理,完全靠程序和代码来管理的商业合作新模式。它在技术通过通过数据的完全透明,以及一些专门的密码学算法,构建了一种高度可信与安全的合作模式。2015年,《经济学人》有一篇封面文章《信任机器:比特币背后的技术会如何改变世界》。它把区块链称之为信任机器,也就是一种构建信任的技术体系。

但是我们发现,要把区块链真正用到实体经济领域时,会遇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数据隐私问题。因为区块链采用的是数据完全透明的模式。而数据透明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数据透明的好处是能够使得合作各方建立可信度极高的相互监督性机制。但作为事情的另一面,它同时也破坏了数据隐私性。缺乏隐私性可以说是区块链技术非常重大的缺陷之一。中本聪在2008年的原始论文里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区块链在西方的发展目前主要采以公链的形式。在公链环境下,由于参与者的身份是匿名的,数据隐私问题没有那么严重。在没有更好的技术以前,大家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当我们要把区块链技术用到实体经济时,参与者的身份很难再保持匿名。这时候隐私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障碍。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样的区块链技术对于实体经济的用途是非常有限的。尽管目前区块链在各行各业应用的尝试很多,看上去也很热闹。但是如果仔细去深究很多区块链项目,它到底做了什么,我们可能会发现,区块链其实还没有发挥特别重要的作用。大部分项目似乎还挺留在表面上,而无法进入深层次、实质性的商业逻辑部分。造成这个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数据隐私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令人困惑的隐私问题,大家在无奈中也想出了一些土办法。我们这里举三个例子分别看看。第一个是中本聪本人提出的。他在其2008年的原始论文里建议,为了保护隐私,每个用户可以频繁更换自己的密钥(代表其身份),从而起到隐藏自己行为的作用。在公链生态里,大家的真实身份是隐匿的,因此上述方法有一定作用的。但用到实体经济的场景,合作方的身份无法完全隐匿,因此上述方法无法解决问题。

第二个办法,就是在2016年的时候,人们提出了许可区块链(Permissioned Blockchain)的概念。在这个概念框架之下,人们采用访问控制的机制,来应对隐私问题。什么是访问控制?其实就是传统IT最常用的办法。它的几个要素是:身份、密码、权限,谁能看什么数据,谁不能看什么数据,等等。这样一种方法成了许可区块链最重要的基础逻辑。目前全世界的许可区块链都在按照这个理念做,但我个人认为它和区块链核心理念是相违背的。具体的说,区块链创新的方向是构建信任,而访问控制逻辑是保留不信任。所以它和构建信任的方向是背离的。第二,区块链的要点在于构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而访问控制逻辑更多是在旧有商业模式上打补丁。所以尽管这个方向很多人都在做,但我个人对此始终是有疑问的。这个方向到底对不对?五年以后,十年以后,这个方向会不会被淘汰?这个我们可以继续关注与探讨。

应对隐私问题的第三个办法,叫做哈希值上链。但在我看来。这也不是在真正解决隐私问题。它只是把隐私问题又一次隐藏在地板底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哈希值其实就是数据化石。当你把重要的数据都变成了哈希值,数据就完全失去了活性。它只剩下一个存证的作用。什么是存证?这就好比一个婚姻,它已经名存实亡了,但还剩下一个结婚证。或者说它就像恐龙化石一样,看上去像一只恐龙,但是它不会动,不会走路,也不会吃东西。它已经没有活性了。

当然,哈希值上链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比如在司法领域里,它的存证功能可以为解决某些争议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我个人看0法,存证是区块链技术价值最低的应用。但是在许可区块链领域,或者说在数量巨大的这类区块链项目中,比如国内目前见到过的大量区块链项目里,存证变成了价值最高的应用。所以我们想一想,一个本来价值最低的应用,被做成了价值最高的应用。这是否意味着有什么值得反思的地方?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www.tcelue.tv/)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