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道出自天朝小学一年级数学作业的题目在社群平台上引发热议,不是因为太简单,而是因为……太“烧脑”。一位爸爸在社交平台崩溃发帖,说他孩子写了一道“小狗加法题”被判错,原以为是粗心,结果看了“正确答案”后,连大人都得重新反应三秒。
[attach]4832343[/attach]1 X1 M+ ~/ w- @( o% b
这道题配有插图:几只小狗站在狗屋前,要孩子算出一共几只狗。孩子的答案是“5+4=9”,逻辑清楚直接,结果却被老师毫不留情打了个大叉,标准答案竟然是“7”。小朋友回家问爸爸,爸爸也脱口而出“这不就是9吗?”,但随即发现——这题不是简单数狗那么容易。
题目还提供了两条提示线索:“3只狗 + 1间狗屋 = 5只狗”、“2只狗 + 1间狗屋 = 4只狗”。什么意思?原来狗屋里还藏了狗!也就是说,每间狗屋“内含”两只狗,因此题目的正确解法是:画面上的3只狗,加上狗屋里的2只,再加上外面另外2只狗,总共是7只。
不少家长看到后表示“真的绷不住”。一位妈妈直言:“这哪是数学题,明明是推理题,还夹带一点脑筋急转弯。”很多网友也留言:“这不是考算术,是考你能不能猜出题者的心思”、“这样的题目让孩子产生挫败感,真不值。”
确实,对于一年级刚接触数学的小朋友来说,他们还在习惯“数一个就是一个”的世界,突然要理解“狗屋里的隐形狗”,对于他们的认知发展来说,可能过于超前了。更不用说,这题并非开放式讨论,而是作业——要写下唯一的“正确答案”。
[attach]4832344[/attach]( H3 a" G3 q. J& J+ I2 M/ M
有老师出面解释,说这类题目是训练孩子“观察力”和“推理力”。其实换个角度,这种设计在游戏化、趣味化数学教学中也有一定价值。但关键在于:这是不是适合拿来当标准考核?当孩子们因为没“猜中套路”就被判错,会不会打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如果题目本意是让孩子发现图像背后的隐藏信息,那也许更适合放在“大家一起动脑筋”的课堂游戏中,而不是写在家庭作业本上,变成一个“猜不中就全错”的评分陷阱。毕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最怕的不是不会算,而是从此觉得“数学好难、数学好烦”。你怎么看这道“狗屋数学题”?你认为它是启发思维的巧思,还是逼哭孩子的套路?
最后,吉祥坊的新场馆大家都注意到了吗?吉祥坊WE荣华厅开幕!给你新的体验啊~~~~!而且,有没有还没在吉祥坊首存的新会员呢?吉祥坊大放送首存活动送你70%回赠!只需1倍水!话不多说,赶紧点击链接领你的专属回赠金去,好公司好活动不容错过~祝大家到吉祥坊玩得开心,彩金领到手软~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www.tcelue.tv/)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