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w8 w2 I7 h3 _0 k# R 尧建云:“赌王”是那些媒体这样叫起来的,我从不觉得自己是“赌王”。网上的消息我都看过,我并不在意他们对我的看法,我现在只是在做我的事,我觉得怎么好我就怎么做,你们怎么评价是你们。 ' {) Y& W5 @ K; ^ 4 z6 |" G, f) T. m 记者:现在你的生活来源就全靠“跑场子”劝戒赌吗?会不会是靠这个来赚钱? 4 z8 X# {0 B: h" E% P6 X $ v' I1 J& V( Q: T) } 尧建云:我现在说白了就是一个演员,以表演“千术”来达到劝人们戒赌的效果,但是我也要吃饭啊,我不能饿着肚子来“劝戒赌”啊,自己都没机会怎么去给人家机会? % n+ S; }+ g$ T' Z6 q B1 W. V& R / m% X. u; G8 {7 ^* b0 a/ G# G 记者:那你演出一场的费用是多少? 4 U+ Y( u, x3 K( p |& B7 o: J6 n* u7 Z
尧建云:一场也就千把块钱,一个月下来也就三四万元。+ {! {. S' j3 I' t4 s: h. S2 \
6 ]% S( o. k0 \& L+ ] ·真相之争· * t( H# U8 L- ~3 Y; z: n3 O* [4 ]7 E# \: [, n. I
他是“无腿赌王”还是江湖骗子?4 a7 {( x4 S3 B
* K" {8 Z3 @( Q/ s) E1 j) _ 1、2004年和2005年经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以及《实话实说》等媒体报道后,尧建云的身份一再升温,从“牌技爱好者”到“赌王”再到“亚洲赌王”。 , O2 G. B0 j0 G! Z, t' d& s ( m. p1 w! Y7 r* B. } 2、浙江金华市《浙中新报》记者石磊为了证实其身份,向当年在老火车站经营旅馆、饭店的部分业主求证,他们大多认识尧建云,对他的印象仅限于被火车轧断双腿,用膝盖走路,是江西“老表”,但不清楚他是否开过酒楼。甚至有人说,上世纪90年代,金华街头有个江湖骗子叫尧建云,而没有一个富豪叫尧建云。 & K( @$ t Q$ i* I! o- b 5 z% c5 w" V4 X! t, H% W* Q 3、2005年5月接受广东省公安厅及广东卫视的邀请, 参加广东卫视举办的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打击Dubo 刻不容缓——禁赌在行动》。 c0 }% P, a: x% R7 r6 q$ c4 ~4 k$ H4 u4 d/ _' Q6 m" ^* x L
4、2005年,南京《周末报》记者在观看尧建云表演时,发现尧建云除了玩弄几张扑克牌外,对其他赌术相当陌生,对其身份提出质疑。 8 o# q- h6 f0 T+ K8 y. n5 x* ~% c# d ' x% t' S8 u( n; V, p5 W ·记者手记· 3 ^* d+ [% H1 M* L1 u* t9 ], P- {" E: q' g
愿天下再无“无腿赌王” # R3 |# i, A# g; v 5 `3 r+ |/ T1 H( m 无论从哪个角度和出发点看,都难以改变尧建云这个名字成为“警示教材”的事实。有关他的种种传说和争议,都不可避免地指向“Dubo害人”这个已被无数血淋淋事实证明了的道理。类似的格言和警句还有很多,以至于很多人都将这些话看成了让耳朵起茧巴的说教和大道理,像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反观当今社会上种种因Dubo而起的悲剧,谁又敢说这样的警示和提醒没有现实意义?' z V: v% S* ^* G) g
7 _$ V+ F( U) H; @8 V& V 我们希望这样的关于Dubo伤财伤家伤身的报道,最好都只是些故事,而且是离我们越远越好的故事。也希望那些曾经和正在沉迷于Dubo迷梦中的人,在看了尧建云的故事之后,能从中得出正面和积极的启示:凭着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产,最终会给人带来灾难。5 P4 n+ @* U3 R. B.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