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论坛

标题: 麻将形成 [打印本页]

作者: fei123321    时间: 2014-2-19 09:59
标题: 麻将形成
  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两张,另有幺头三色(即麻将牌中的中、发、白)各两张。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对牌者为胜。赢牌的称谓叫“和”(音胡)。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 L7 O8 v; l% m8 c  T( |, }/ H4 h
  其后,人们感到纸牌的张数太少,玩起来不能尽兴,于是把两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来玩,从此纸牌就变成120张。在玩法上,除了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可以成为一副以外,三张相同的牌也可以成为一副。也就是说,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还可以吃、碰。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同门三张数字相连)、“碰”(三张相同)、“开杠”(四张相同)。此时的纸牌又叫“碰和牌”。' {7 Y! c' w. ~& E9 p6 D# o3 r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贾母、薛姨妈、王熙凤等斗的就是碰和牌。书中写道:
  [  p6 Q: ~  t$ F! `2 C) s  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凤姐正该发牌,便故意躇踌了半晌,笑道:“我这一张牌是在薛姨妈手里扣着呢,我若不发这一张牌,再顶不下来的。”……1 @: x& W, z$ l8 ]0 {
二饼就是二文,文字门在马吊中已绘成圆饼状(见明潘之恒《叶子谱》),这里正是一个发出顶牌的例子。+ z6 ?4 l6 r( g% i4 E
  与此同时,骨牌中也出现了一种“碰和”,将21种牌色每种五张合成一副。并且有了开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诈和受罚等规定。骨牌的这些打法和术语也由纸牌接受、继承下来。$ n/ H" u+ q4 \5 _6 I
  大约到了清末,纸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每色四张)。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称是从就餐时可以坐八个人得来的。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逐渐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来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四方得到了启发,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
% y1 l0 f% D" R, I$ ]  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可能是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中就是中举(中解元、中会元、中状元,称为中三元),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也就发财了。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 t; c! D/ E/ L- X) e  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 d2 y% u- w) m; q' C0 |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0 i, u0 K2 X" f- O4 B/ F2 y
  至于说麻将牌名称的由来,现在无从考证。可能由发音讹变而来。吴人音“鸟”为diào,马吊牌就成了马鸟牌,麻鸟牌成了麻雀牌,再变成了麻将牌。
2 H' [& N7 r4 c6 I5 H+ U2 T  麻将牌形成以后,上至朝廷,下至平民,无不喜爱。平民百姓们也从打麻将中得到了乐趣。有一个牌运好的人写了一首诗道:7 f/ ~. O# \9 f
  今日赢钱局,排排对子招。三元(中发白)兼四喜(东南西北),满贯遇全幺。花自杠头发,月从海底捞。散场远避,竹杠怕人敲。; b9 Y: V5 T! c0 H6 i% N1 ^
  有这样的好牌运,谁能不高兴呢?
' D( s9 H( ^. F9 C( u; d0 |  由于麻将复杂多变,刺激有趣,因此自诞生后,很快就成为整个天朝最为盛行的博戏形式。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权在握的重臣,对麻将感兴趣的都大有人在,至于一般的布衣平民,村夫俗子,喜欢搓麻将、斗雀牌的就更是不计其数。这一事实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人们追求刺激,嗜好Dubo的不良习尚,但同时也反映了麻将这种游戏活动本身无穷的和丰富的情趣。
) Q( l9 V0 H: c; W4 A  由上所述,我们可知麻将牌形成的大致的轨迹。3 R& J) k" P2 C4 L* ?* J
  棋→ 象棋(现行)& H/ V! r+ y/ U( A: D' R0 S
  古博戏
, J/ Y, I& q% J: c8 \& s0 N  箸→ 琼→ 骰子→ 骰子格
! }4 c: k* U- H! C! z: {, i  骨牌(现行). u- D' b: L4 [- a2 ]- Q/ ?
  (叶子戏)
/ @6 p1 m9 M' A7 ~4 ]! ?  m/ q  马吊牌(纸牌)→默和牌 →麻将牌(骨制)7 g( R' P: E6 O) g

作者: 4466    时间: 2014-2-26 16:32
LZ的知识太广了{:4_99:}
作者: jbbqhy    时间: 2014-2-28 22:34
这个常识科普的不错
作者: 贝影    时间: 2014-3-1 19:32
这个很好的帖子




欢迎光临 优惠论坛 (http://www.tcelue.tv/)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