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GTE单飞,MegaETH沉寂,“分手”背后是卸磨杀驴还是资本意志?(转) [打印本页] 作者: mattf 时间: 2025-8-7 18:44 标题: GTE单飞,MegaETH沉寂,“分手”背后是卸磨杀驴还是资本意志?(转) 爱“吃瓜”加密货币社区的这两天热议一则“分手”公告,去中心化交易所GTE(Global Token Exchange)正式宣布脱离其底层L2网络MegaETH,并可能启动自建主网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在社区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猜测。3 D6 q( ~5 x) K) q6 H8 S' B
+ s% r8 I! F: w. n
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因理念不合或利益冲突导致的“团队撕逼”,也有人敏锐地指出,这或许是顶级风投机构Paradigm在L2赛道上的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押注。 . ?. L5 L) G! Q- o5 V, O 0 G4 _7 _7 b. p( [" v这场“分手”的背后,究竟是合作伙伴关系的破裂,还是由资本裹挟的战略转向?当曾经看似的“天作之合”的“杀手级应用”与“高性能公链”分道扬镳,它们各自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8 t4 b) h0 g8 x# y# [4 Y
: t" o9 H9 B& P* |" q5 K
9 i% _* U, O9 k & y9 H7 p6 ?7 `& i z; l& @3 E5 p共生之初——天作之合的“高性能”叙事- x+ @! S, O+ @4 A. K
要理解这场分手剧情,我们可能需要先探究GTE与MegaETH最初为何会深度绑定,以及它们共同构建的“高性能”叙事。( [' A, {% X" {4 U2 o+ s7 k
2 W! C0 \/ _7 u1 q0 l( Z3 ]GTE在诞生之初,有着与Hyperliquid类似的愿景:在保留去中心化非托管核心特性的同时,提供与币安、Coinbase等顶级中心化交易所相媲美的交易速度和体验 。为实现这一目标,GTE采用了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常见的中心化限价订单簿(CLOB)模型,以解决传统DEX普遍存在的高延迟、高滑点和高交易成本等痛点 。8 C' G, C' a$ R; f)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