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Q* X% W. _) M# Q4 x 金大志说,通过几个方面可以识别出诈骗网站。首先,诈骗网站往往借口收取手续费、保密费、资料费等名目,收取“会员”费用;第二,骗子往往宣称“预测”准确率能够达到80%以上;第三,诈骗网站的“客服电话”一般都是预付费手机和虚拟的座机号码、“400”电话等,而诈骗网站虽然表面上也有工商注册、ICP备案号,甚至“315推荐网站”等链接,但实际上是无法打开的,仅仅是用来迷惑事主。6 S. a: Z) w' [5 C4 n) D
) z# t. {' D0 g4 s K[b] “灾害自我例外”作祟[/b] : P! t* ^. |0 D ! F$ F% Q+ O/ p9 c \! z" b& m: n 是什么原因让彩民“心甘情愿”堕入骗子彀中呢?西城公安分局侦查员分析了诈骗团伙使用的两大骗术。; v, @$ r* s1 f! K* I. u4 t4 ?2 C9 J |
. ~3 |/ A g# k4 _' x# U' N 骗术之一:攻心计。问:“我不相信,都是骗人的。”答:“您不要因为跟其他公司合作没中奖或不愉快,就把我们公司给否定了……骗您对我们公司有什么好处?只有您中奖了,我们拿到分红,那才是我们共同的目的。”这并不是剧本,而是警方从犯罪窝点内发现的“话术”脚本。 3 ~. W2 x% u: P+ H+ U0 g. A ( T3 e& \7 u/ K# b" G 骗术之二:“偷梁换柱”。“他怎么能保证中奖?其实奥秘就是数字游戏。”侦查员说,如果事主购买的是一次30组号码的“服务”,那么实际传真过去的只有25组,一旦事主质问为何没中奖时,骗子就会说:“中奖的号码就在您没收到的几组里。”并以此为诱饵,引诱事主购买费用更高的服务。 - {# p, i, o0 p$ h) p: I. R3 ]) d 7 Z6 V) h& y; f m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专家田林说,大部分人存在“灾害自我例外”心理。“媒体天天在宣传电信诈骗案件,很多市民都了解,但不相信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导致放松了警惕。”[/font][/color]